Day 3 恆春古鎮城門→阿嘉的家→玉貽三代蚵嗲→柯記綠豆蒜→南灣沙灘→後壁湖海鮮餐廳→國境最南鼻頭漁港→鵝鑾鼻燈塔→國境之南→龍磐公園→達興山號→台東下榻民宿→台東鐵花村
第三天早上,我們前往旅店配合的早餐店享用西式早餐,早餐店臨靠海岸,吸引我們用餐後前往佇足,但在強風吹襲之下,只能非常短暫的停留,於退房之後前往恆春古鎮,追隨電影”海角七號”的場景,第一個場景我們抵達西城門,古鎮的城門是台灣目前相對完整的城門,於清朝時期建造,已經具有百年的歷史,城門觀感敦厚而樸實,觸摸城門的磚頭,讓人有平穩而踏實的觸覺,接著第二個場景,我們來到”阿嘉的家”,建物裡面有紀念品專賣,我們抵達時應該也是開門營業的時間,但工作人員似乎也是遲到以致無法入內參觀,所以我們便在牆側的海角七號四個大字下拍照,滿足電影迷的癮頭,便前往下一個停留點。
只是在步行當中,看到一家筆者母親甚感興趣的店家,也就是祖傳的”玉貽三代蚵嗲”,於是一同享用該店的招牌美食,蚵嗲與豆腐嗲並附贈韭菜清湯,雖然總共才85元,但餐點也確實美味,之後我們再步行到知名的”柯記綠豆饌”,因為早餐加蚵嗲,母子倆已經吃飽喝足,所以點用2碗40元小碗的綠豆蒜享用,品嚐過後覺得甜而不膩,只是沒想到小碗的份量真的是不少,在台北應該是大碗的份量了,早知道也就點用1碗即可,也因此我們實在是飽到變撐了。
之後,我們前往南灣沙灘,在歲末年終的淡季,沙灘上只有我們,另外還有2位衝浪客在海面上,只能請筆者母親自行想像夏日旺季之時,沙灘是如何的人聲鼎沸,但當下的我們卻能夠很悠閒的享受這片沙灘的寧靜,然後卸下鞋子,以輕盈的腳步,踏著浪花或是踩在細膩的沙灘上,看著遠處一望無際的海洋放鬆心情。接著,我們前往後壁湖漁港,在其中一家可以看到海景的”亞發師海鮮餐廳”吃飯,我們花費1450元點用小份生魚片、情人的眼淚(海菜)、清蒸紅蟳、清蒸海魚,店家並附贈魚湯,我們一邊享用美食,一邊觀看海景,悠悠哉哉的享用午餐。
規劃行程的時候,發現屏東的景點,在電影海角七號之後,似乎習慣加上國境最南,比如國境之南、國境最南停車場、國境最南漁港,那前往鵝鑾鼻燈塔時,便經過國境最南的鼻頭漁港,筆者想說近兩年常常帶母親在北部各個漁港吃海鮮,就來看一下最南端的漁港是什麼模樣,結果是一個小小的漁港,只停泊五艘漁船,風景還算不錯,我們在簡單拍張照片後離開。隨後,我們抵達鵝鑾鼻公園,停車後購票進入園區,園區的風景依舊,只是風勢不小加上陰天,所以兜轉一圈之後,以錯位方式拍攝筆者母親手指捏拿燈塔的照片,以及數張風景照片便離開園區,然後在園區旁的店家,買顆現剖椰子解渴,以及買雙沙灘鞋留念。接著,我們前往國境之南,也就是臺灣最南點,車輛停妥之後,步行大約10來分鐘,就抵達最南端的地標,先是望向一片汪洋放空,隨後也是拍照之後離開前往龍磐公園,因為抵達時風勢越發強勁,以至於筆者母親意興闌珊的沒有下車意願,筆者也就索性的打算在車上小睡片刻,但將駕駛座扳平臥躺之後,車外的風勢已經強勁到在晃搖車輛有如地震一般,所以乾脆不睡而在稍事休息之後,直接驅車前往臺東。
由於龍磐公園前往臺東下榻的民宿,車程需要2個多小時,又經歷晚餐時間,因此規劃在路途的中間點尋找餐廳,後來經由網路地圖找到一家需要預約的”達興山號”餐廳,看似特別的店名,由來卻是非常簡單,因為餐廳地址為達興3號,故取名為達興山號,而該餐廳的主廚曾在臺北多家知名飯店擔任廚師及主廚的工作,偕同專長觀光的妻子,返鄉開創該店,餐廳餐點是以飯店精緻套餐的手法,將在地的食材,做成原住民風格的無菜單料理特色風味餐,餐點費用是每人650元加一成服務費,共計有麵包、生菜沙拉、樹豆排骨湯、烤物拼盤(南瓜+山芋+小米粽)、醃豬肉小披薩、主餐(山豬肉+茄子+野地青菜+蘆筍+毛蟹)、洛神花茶、小米特調、野蜜酪梨9道餐點,餐點多元且味道豐富,其中最受我們喜愛的是醃豬肉小披薩,的確是有別於一般比薩而獨具風味。飽餐一頓之後,繼續接下來的路程,直達台東市區的下榻飯店,入住完成之後,我們再度開車,前往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,因為旅遊時間是在聖誕節前夕,所以鐵花村有不少的造型燈飾點綴,十分明亮耀眼,市集裡也有收費入場的音樂表演,也有一些物品販售的攤位,我們也在慢步閒晃之後返回民宿,結束環島的第三天的行程,當回到民宿後,又發生一個小插曲,就是筆者準備再洗滌數顆草莓準備食用時,赫然發現其中一顆的草莓蒂旁邊,疑似有東西在蠕動,仔細一看居然是一條蟲,當下筆者可納悶了,環島第一天在苗栗採草莓,夜宿台中逢甲的飯店時,整箱草莓沒有放入冰箱,第二天夜宿墾丁有置放冰箱一整晚,第三天已經到台東了,從冰箱拿出草莓才發現蟲蟲的存在,想不到除了草莓,蟲蟲也展現生命力跟著我們環島三天,還從苗栗搭便車到台東,哈!